(对话江南)曹毓民:以江南文化涵养新时代人才
2024-12-14 16:00来源: 曹毓民转 作者:曹毓民
今年初,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时任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的曹毓民获评全国“杰出校长”,捧回了这项代表我国职业教育界最高荣誉的国家级奖项。17岁考上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再由高等教育转战职业教育领域,四十多年来,曹毓民持续奋斗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
图为曹毓民老师近影
梳理苏州市职业大学的百年校史,其前身苏州工专曾培养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博古(原名秦邦宪)、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作和电子工业的奠基人王诤,其前身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曾培养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作曲者寄明,无数栋梁之材和兴国英杰从这里走出,如何让学校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对曹毓民而言,压力和挑战都不小。
担任学校主要领导的八年里,曹毓民特别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构筑。他认为,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根基的职业教育是走不远的。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利用地方和校园资源进行红色基因文化育人,在讲好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激发广大师生的革命斗志和进取精神。
此外,学校坚持对吴地传统文化精华进行挖掘、研究和传承。2500多平方米的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的打造,吴方言、吴门画派、江南文学、园林美学、能工巧匠、非遗传统技艺、民俗民风民情、民间曲艺舞蹈、运河城墙文化、古今城市精神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吴文化课程的开发,以地域文化育工匠精神,让师生深切感受到吴地历代先贤的强国梦想、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引导本地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外地(国)学生产生文化认同,从而爱上苏州、留在苏州。
不久前,曹毓民从领导岗位上离任,对于职业教育,他从完全陌生、逐渐熟悉,到主动作为,说起职教思想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便滔滔不绝、眼中有光。他时常感慨,教育是培养人、成就人的事业,对于教育者而言也是被成就、被塑造的历程,他对倾注毕生心血的教育事业的热爱溢于言表,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
苏州日报: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让江南文化站上了新的历史舞台,你认为江南文化是什么?
曹毓民:认识江南文化最重要的是理解其文化秉性,也就是在水文化浸润下发展起来的包容性、内倾性和自省性。
所谓包容,与水有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自泰伯奔吴起,以吴文化为典型代表的江南文化开始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在包容的文化浸润下,苏州创造了“三大法宝”,成为“小康构想”之地。
所谓内倾,主要指江南烟水孕育了稻作文明。这里的先民较早地在这方热土上开展种植和生产,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这种崇尚、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促成了先民们发展农田水利,并利用自然优势,开创了“苏杭熟,天下足”的富庶与繁华。
所谓自省,是一种与水文化息息相关的智者文化。江南地区的人民善于总结反思,进而不断涌现出大批思想家,他们敏锐多元的思想,与江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又进一步催生了江南近代工业的发达,也推动着江南地区的协调发展。
苏州日报: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知名风景旅游城市,当前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你在主持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研究协同创新基地”项目的过程中,对于文体旅融合这样一种多赢的发展模式有哪些思考,你认为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实施路径?
曹毓民:我认为首先是要构建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系,比如打造集文化体验、运动休闲、景观赛事于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产品。这样的产品不仅要因地制宜,更应当紧密契合居民的消费心理诉求,形成品牌。
其次是不断提升文化品质内涵。文化是大运河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可以基于非遗元素及数字化手段,通过展现大运河体育文化风貌、唤醒大运河体育文化记忆,来革新大运河体育文化的时代精神,从根本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全力夯实融合发展的保障基础。政策环境、人才队伍等层面的条件保障,是有序推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通过营造更好的融资环境,配套更为健全的政策,建设更为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苏州日报:作为市属高校,苏州市职业大学从江南文化中汲取精髓,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育人品牌,这与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之间有哪些耦合性?
曹毓民: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这类人才不仅要有技术技能的高水平,还要有文化修养和文化自信的新高度。而人文素养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持续、潜移默化的过程。
作为苏州地域文化核心的江南文化、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城市精神的基石,同时也是苏州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从“至德禅让”的泰伯,到“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再到改革开放后探索形成的“三大法宝”,以及江南文化、吴文化中蕴含的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等精神特质,都是学校作为地方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不竭源泉。
另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应然选择。新《职业教育法》强调的德技并修、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立足地方文化精髓开展文化育人系统工作,既是地方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地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
苏州日报:你们在推进文化育人的工作中有哪些比较亮眼的创新点?
曹毓民:首先是提出了“寓精于工、寓雅于技”的地域文化育人新理念。我们聚焦江南文化、吴文化“精、雅”内核,深挖“苏工苏作”“工匠精神”内涵,着力培养精雕细琢、雅技匠心、服务苏州制造转型升级的苏州工匠。我们围绕“校地五协同”“依园建课、园课一体”“导师引领、四路同行”三个主题思路,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提供了地域文化育人的新理念、新经验。
其次是丰富了一体化、进阶式文化育人的课程教学新体系。我们把园馆主题嵌入了通识必修课程,开设“文化感悟+技艺传承”“作品赏析+工坊制作”等专业精工选修课程,开展“智能文创设计”“数字织锦”等项目化探究和工坊化学习,设计研学项目创新课程,全面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和品行雅正的文化气质。
第三是打造了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数字文化育人新载体。我们通过构建数字教学体验场景、开发数字文化资源、建成数字文化育人案例中心、开展数字文创项目,以数字化赋能,大力提升育人成效。
让文化“可感知”“可触摸”
苏州日报:你认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在推进地域文化育人方面还面临哪些挑战?
曹毓民:首先是校地合作的育人机制不健全,育人要素缺乏有效整合。在地域文化育人和校园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部分职业院校仅从校内自有的文化类课程体系出发,未引入并整合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文化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
其次是地域文化的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模块化设计和立体式融合。文化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职业教育系统的文化类课程也应体现理实一体化特征。有的职业院校授课过程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的倾向,更没有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第三是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不丰富,缺乏研学并进的综合方案。如果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互联网+”等多样式多渠道综合实践的重要作用,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便不能真正彰显。
此外,文化育人的载体还缺乏创新。当前,职业院校实施文化育人使用交互式、数字化新载体较少,与学校已有的各类数字资源融合度不高,限制了文化育人的覆盖面和实效。
苏州日报:你提到数字化赋能是如何提升文化育人工作的?
曹毓民:首先,我们建立了文化育人数字资源库,运用信息化新技术、新手段,将学校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红色文化、行业技能实践等资源进行整合,嵌入了马克思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形成可共享的学校文化数字资源库,为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专业技能和地域文化课程育人模式提供资源保障。
其次,我们注重运用新技术推动教学手段创新,依托文化育人数字资源库,挖掘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数字文化育人新手段,运用虚拟仿真、全息投影、视觉识别等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此外,我们还创设了“多维度、全时空、立体化”的数字学习环境,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并打通了家校文化育人屏障,延伸了育人时空,构建了长效机制,营造起汇聚学校、企业、社会合力的,校内外联动的文化育人环境。
苏州日报:通过实施地域文化育人,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取得哪些成效?
曹毓民:我们认真审视、积极传承、创新应用江南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吴文化的育人意蕴,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润、渗透和影响,不断加强地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引领力,提高广大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对苏州地域文化的认同接纳,促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与城市融汇共生,推动“产城人”深入融合。
自实施地域文化育人以来,我们的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在苏就业率提高了12%,雇主满意率从92%上升至99%,学生第一作者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近400项,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865项。我们有45位毕业生入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其中28人获“SIP 高技能领军人才”荣誉,19人获“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称号并享受苏州工业园区特殊津贴,涌现出一批“苏州工匠”。
苏州日报:美育是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你有什么建议可供高校参考?
曹毓民:高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与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张继馨艺术馆合作打造美育创新载体“继馨讲堂”,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推动学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创建“大美育”特色品牌。
吴门花鸟画领军人物张继馨是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他生前心系母校美育建设,在学校成立“吴门花鸟画艺术研究院”,设立张继馨艺术奖学金。“继馨讲堂”围绕张继馨先生在中国花鸟画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展开一系列知识性、学术性、系统性的培训、讲座和拓展研究,擦亮吴门画派新时代名家名片,推动美育教育向高层次、高水平方向推进和发展。
苏州日报:苏州市职业大学石湖智库是全市首批“新型智库”之一,围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曹毓民:当前,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迎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其比较优势在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天然紧密的连接度、亲和度与契合度。首先在连接度上更直接、更密切、更互补,当地社会各界更能从中获得切实感受;其次在亲和度上更自然、更顺畅、更贴近,更能想地方所想、急地方所急;再次在契合度上更深刻、更细致,对区域地方发展更聚焦、更敏感、更关注。
一直以来,石湖智库在历史及人文研究,特别是古城墙恢复重建、山塘文化保护、刺绣传承与创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依托学校长期积累的地域文化研究背景及成果,将优势发展方向定位于“名城苏州的文化保护及新时代高质量传承发展”“江南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与在苏其他高校智库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在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方面,我们整合校内资源,将智库发展与高层次平台建设相融合,同时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充分利用内参、新媒体、高端论坛、蓝皮书等形式传播,扩大影响力。我们还注重运用大数据平台,推进智库信息化进程,建立了与市内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机制,开展社科人文交流,从而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
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
苏州日报:你认为职业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应该有怎样的特质?
曹毓民: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作为一所扎根地方办学的老牌职业大学,我们培养的优秀人才首先应该是地方、行业所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江苏新型工业化和苏州“智造之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同时,他们还需要人文精神的浸润和涵养,应当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能对苏州的地域文化产生认同感。苏州也是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同样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的优秀学生更好地服务苏州企业走出去。
苏州日报: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你认为面对人工智能,教育何为?
曹毓民: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为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职业大学是连接理论探索与应用创新的关键桥梁,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我们全面开展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了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训练学生面对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时所需的关键能力与技术,面向未来培养国家、地方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苏州日报: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你认为高校在这方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曹毓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科技、人才是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为其重要交汇点,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培养和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同时要强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责使命,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苏州日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苏州市职业大学要成为一所省内外优秀的高校,你觉得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曹毓民:具体来说,还要在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学习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力。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出更多懂理论、会操作、能创新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满足苏州“1030”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以科教融汇为方向,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学院等平台载体,助力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链条,赋能苏州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将终身教育融入全民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服务供给,提升苏州人口素质和人资资本等。
苏州日报:对于未来发展,这所高校有着怎样的布局和考虑?
曹毓民:作为市属高职院校,我们将贯彻落实“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以及“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同时加大对国内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特色鲜明的“双高”院校办学经验学习,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带动苏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服务苏州经济社会的支撑力、贡献力。
人物介绍
曹毓民,1964年生于浙江奉化,曾任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现任全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科联“大运河(江苏段)文旅融合协同创新基地”首席专家。曾获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群众》等学术期刊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等重要报纸发表理论、学术文章近百篇,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
周敏编辑整理